微信扫一扫~
|
最近有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转学到香港学校,有双非港宝家长不惜租房让孩子转学就读,也有的孩子已经在内地名校上学,但家长还是认为香港的学校更好。 为什么家长都觉得,香港的教育更好? 其实,香港基础教育与内地的差别具体在哪里,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。 从表面上看,香港的英语普及度较高,同样年龄段的孩子,香港的孩子英语读写能力及口语方面明显是要比内地的孩子要强;其次,香港的环境更自由,教材由学校自行决定,学生主要认读的是繁体字和英文,内地是简体字和中文为主。 今天我们就来具体讲讲香港教育和内地教育的区别,以及这个“好”到底好在哪里! 01 教学模式不同 香港:中、粤、英三种语言教学,英语学习程度高,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学习英语,在语言教育上实用重于交流;教学模式侧重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、师生的互动和交流。 以学生为中心,崇尚学术自由和开放式教育,将东西方文化完美融合,既完整地保留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,又兼具国际化视野和多元化的双语环境。 内地:以应试为主,多是“老师教学生听”、内容灌输的填鸭式学习,教学模式更侧重于传递教学,老师向学生传授,学生接受老师的教诲。学生理论性较强,实践性较弱,主要的文化焦点还集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上。 02 课堂教材更自由 香港的教科书没有硬性规定书本的印刷商是谁,只要具有相关印刷准许证即可。各大书商会根据教育局的指引印制不同类型的教科书,由学校自己订立购买书本名称,由学生自行购买课本。 香港注重素质教育,课本题材生活化,不带任何政治色彩,这一点与内地教材以思想教育为主,倡导学生爱家爱国的教育观念不同。 同时由于英语作为香港的第二母语,香港的英文课本较国内的课本难度高,数学的区别不大,但应用题不会出现“某单位一年超额完成多少任务”这种“大炼钢时期风格”的计算题。 03 学校类型不同 香港中小学分为5种,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和条件入读。 官立学校:完全由政府开办,教育局统一管理,并按教育局指引编排课程,学生不用交学费。 资助学校:由各类志愿团体如教会、社会体、同乡会等主办和政府拨款资助的学校。学生不用交学费,学校课程编排基本和公立学校差不多。 直资学校:由法团和校董会自行管理,享有政府津贴,但仍可以收取学费,每年7000-70000元不等,学校半公立半私立,教育模式以传统为主,课程编排比官、津学校比较有弹性。 私立学校:私人按有关规定举办,资金基本自筹。学费在3万-19万不等,在课程安排上也拥有极大自由度。 国际学校:国际学校严格上讲算是一种特殊的私立学校,是指那些拥有相当比例的外国学生、而所实施的学制跟香港不同的学校。各自开办不同国家及国际文凭组织的课程。一部份国际学校为英基学校协会之属校,其余的由私立独立的办学团体所营运。 内地中小学主要以公办与民办为主,是在国家宏观指导下由地方负责,进行分批入学。内地的中小学教育实行在国家宏观指导下主要由地方负责,分级分工管理体制。国家教育部负责制定有关基础教育的法规、方针、政策及总体发展规划和基本学制。 05 升学方式不同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香港学生升学大部分是考DSE,少部分会选择港澳台侨联考或者国际考试,而内地生大部分都是高考。 香港几乎所有学校本科都接受DSE成绩申请。其中,港八大的学校有70%-75%的学位是留给港籍学生的(无论是否拿到永居)。 教育局鼓励香港学生透过该计划到内地升学,参与DSE收生计划的内地高等院校,依据DSE成绩择优录取香港学生,免却额外应考内地联招试。 在海外,香港DSE考试可以用于申请17个国家和地区的300所高校。其中包括,英国:牛津、剑桥等高校;美国:耶鲁、纽约大学等高校;澳洲:澳洲国立、悉尼等高校;以及加拿大、新加坡、爱尔兰、奥地利等国家的高校。 很多家长为孩子规划香港身份也是为了这个升学优势。那么该怎么为孩子规划香港身份? 目前,内地家长们可以选择通过香港优才、高才通、专才和留学的方式,为子女规划香港身份,均是一人申请全家受益,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以受养人的身份一同获得香港身份。 |